奇笛网 | 关注智能家居落地 奇笛网 | 关注智能家居落地

将苦逼进行到底,谈谈智能硬件生态这个先苦后甜的生意

发布于 2015/03/27-09:32 标签: /

谈谈智能硬件生态这个先苦后甜的生意过去的一年,物联网智能硬件概念红得发紫,但回顾一下,真正成熟并被市场接受的产品并不多,除了那些强制升级、用户无选择的外,大多数的智能硬件还处于一个试水的阶段。这也造成了一个天花板的现象,智能产品不成熟,消费者成了试验品,口碑和实用性不足,结果就落了个“叫好不叫座”的结果。没有一款智能硬件在销量上突破瓶颈,也没有一个品牌家喻户晓。虽然如此,但依然有巨头和初创企业前仆后继。

羁绊在哪里?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呢?3月10日,苹果发布了Apple Watch,虽然吐槽者众多,但从业者仍然期待苹果能打破僵局,树立一个新的参照系出来。外界也预言,苹果智能手表有望在2015年占据55%的份额,销量会突破1500万块。如果这一预言能成真,倒是能打破智能硬件的一个突破口,因为就算谷歌的眼镜也不得不宣告失败,全球智能产品板块需要一个“爆品”来点燃,也需要一个主流的产品形态来终结乱局。

这也就是外界所说,任何一个智能硬件产品,都需要主流品牌的强力推进,以用户的势能、体量和品牌背书,来吸引一批死忠用户。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除这一因素外,智能硬件久久不能落地,还有三个原因:

一是智能产品非单一产品,往往涉及到一个应用的场景,场景非刚性的话,就很难引爆,之前不少硬件胎死腹中或难上量,都忽视了这一点;
二是与成熟的手机、PAD们比,智能产品需要多硬件设备间的互联互通,才是一个完整的体验,而单个企业又不具备这个能力,这是产业的事,这就让单品蹿红成了一个伪命题;
三是玩智能硬件的,初创企业居多,资金、技术和用户都是短板,门槛高,这就需要具备孵化功能的平台助力。

所以说,总体看,智能硬件碰到的羁绊,既有单一产品的事,又存在产业标准、互通和交互体验的麻烦,大多数的硬件都死在了原型产品诞生到首批量产间的鸿沟里。谈到标准这个症结,最近的两会,雷军的提案也强调,要加快制定智能家居行业标准,想必也认识到了互通这一最大的障碍,毕竟哪家都不具备建一个独立、封闭、囊括所有设备的生态的能力。这就引出了一个话题,开放、共享、平台化是智能硬件的出路。那么,在互联网企业中,从BAT到小米、乐视、360,都涉足硬件,谁能带行业突围呢?

谁有资格代言?

并非互联网大佬都能为智能硬件站台。BAT虽然也涉水智能硬件,但大都蜻蜓点水,噱头概念多,毕竟硬件产品放在大格局里,远不如本地生活、车联网、O2O、传统产业更具诱惑力,而且还不成熟,所以教育和推动市场的活儿,短期很难入他们的眼。再看小米和乐视这样称得上智能硬件产品相对成功的企业,走的是直接切入硬件单品的路线,非开放平台,虽然雷军也投资了一干硬件的企业,但投资的戏码更重,并未把自家资源和能力输出共享出去。

那么,最终谁有资格代言智能产品呢?有人会说,过去一年,京东在这方面倒是花费不少精力,电商、人群等算是离智能硬件更近一步。首先,智能产品需要一个匹配的受众,也就是对新鲜事物保持敏感和尝鲜欲望的极客群体,当下还是一个“小众”。其次是电商的属性,营销能力和资源,能保障一个基本的销量,这符合很多硬件产品初期要求“上量”的需求。而京东对外透露的数据是,目前手里攥着1500万的智能产品潜在用户。因为没这个受众,再吆喝的话,也很难奏效。

而且互联网越来越讲究社群和圈层,受众匹配是一个基础。比如你去天猫、淘宝等平台,也能为硬件站台,但需要筛选,效率会低一些。另外,京东从去年开始早就提出了“智能硬件生态圈”的概念,还专门推了一个“智能生活馆”和JD+硬件平台,前者是解决场景问题,既然用户不知道怎么用,场景就是一种引导消费的方法;后者是共享技术、智能云平台,建立互联互通的标准,用京东微联的超级APP解决用户多硬件安装多APP的繁琐问题,建立不同硬件间的连接和对话。

话说回来,智能硬件走出混沌期,需要技术、销量、产业整合和资金四大能力的支持,前两者上面给了答案。后两者上,钱的问题终究不是致命的,硬件大都采取的众筹模式可以实现小杠杆撬动的效应。这方面,京东2014年算是打开了一个突破口。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月30日,京东众筹筹资超2亿,占中国实物众筹市场80%的份额,是智能产品最大的众筹平台;最后一点是产业整合,看起来很虚,却最要命,即使是大品牌参与进来,也会有各自为政的现象,这需要有话语权的平台来“攒”一个局,去整合和平衡。

玩智能生态是个苦逼生意

说实话,智能产品能不能火爆,短期是产品实用性和功能体验问题,但长期发展取决于产业联合和生态的完善。虽然说,互联网的众包、众筹及各种能力的开放、自由调取,大幅降低了创业者的门槛,但却带来了更高的复杂度。尤其是面对像小米、乐视这样的封闭生态,以及美的、格力、海尔等智能家居里的大佬,他们也想控制入口和玩生态,怎么把这些玩家“融合”到一起,难度很大。这就需要产业主导力量的介入。

就拿智能产品的遥控和互通、大数据来看,每家都明白硬件背后数据的价值,以及延伸出来的增值服务的空间。谁都想把用户和数据圈养在自家的池子里。京东能不能打的通,具备不具备实力,虽然还有待观察,但在互联网这个圈子里,国美、苏宁等在线下曾有过这样的“马首是瞻”的话语权,而智能硬件会更多的依赖线上销售,并使用开放的云、技术、推广等资源,如此来看,京东貌似最接近,也最能形成汇聚的氛围。

有人说,玩智能硬件、家居互联网的生态是一个先苦后甜的生意,周期长,复杂度高,链条多,品牌散,短期看并不划算。但长期看,智能产品的生态一旦确立,未来的想象空间是很大的。与物流、配送网络的建设是一个道理。比如京东可以去投资、自创一个硬件的产品,但就未来的价值空间而论并不大,所以说,做生态的思路,表面看绕了远,实际是下的一盘大棋。只不过,这盘大棋什么时候能产生巨大回报,当前看还是一个未知数。

分享(

发表评论

奇笛网 | 关注智能家居落地

此文需注册才能阅读X

笛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现在注册登录 或 使用社交帐户快速登入: 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腾讯微博登录

返回顶部 最酷视频
扫二维码
扫二维码

X

无须注册,直接使用社交帐号登录

忘记密码,找回

Loading 登录中...

没有帐号,注册

已有帐号,登录

Loading 注册中...

已有帐号,登录

发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