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笛网 | 关注智能家居落地 奇笛网 | 关注智能家居落地

高峰论坛: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升级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发布于 2017/11/06-11:04 标签: / / / /

10月28日,以“智生活•享未来”为主题的2017第五届智能家居行业高峰论坛暨品牌评选盛会在皇轩酒店隆重举行。此次盛会由慧聪智能家居网联合中国智装研究院主办,佛山市煜升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云海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全程赞助。现场行业知名专家、媒体、企业、工程商,各界精英汇聚一堂,共同见证了慧聪智能家居网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品牌评选的盛大举办。

现场除举行了颁奖典礼之外,还有两场高峰行业论坛穿插其间。

论坛中各位专家、企业代表就“传统行业目前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智能化融合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作为制造商目前与经销商关系怎么样?经销商成长遇到的问题是什么?”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讨论过程中掀起了一阵阵高潮,让在座的企业家们掌声不断,也给在座的企业代表带来新的发展灵感和创新之路。

下午,在中国智能化装饰技术研究院院长纪全胜先生的主持下,浙江鼎立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俞云祥、瓯宝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徐斌、青岛海信智慧家居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勇进、深圳市大为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干、华耐家居集团智能业务负责人崔英磊、邦奇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继武共同就“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升级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激烈并深入的探讨。


(从左到右依次为:纪全胜、俞云祥、徐斌、王勇进、张干、崔英磊、刘继武)

以下是论坛实录:

纪全胜:大家好,感谢各位嘉宾出席今天的第一场论坛。在座的这几位企业家,有几位是我今天下午才认识的,但是他们的名气、企业名声我之前也是如雷贯耳,也有几位是我之前就相熟的。

我刚才专题分享的时候就提到过,智能家居的制造商分两类,一类是一直以来就做智能家居的,是天生就掉在这个圈里的;还有一类是从圈外进来的,今天有幸见识到了这些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他们都拿起了智能化的武器。所以有一个问题我很想问问在座的嘉宾,请各位企业家各抒己见,各位是出于什么样的思考,要进入智能化的领域?当然各位也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企业名称,之前是做什么的等等信息。

徐斌:大家好,对于瓯宝在座的很多人应该都有所了解,我们企业是87年就创立的,到今年刚好30周年。以前,我们是传统企业,是专门制造生产闭门器的企业。我们当时在温州有30亩的工厂,在上海嘉定有60亩的工厂,在金山工业区有40亩的工厂,在丽水有160亩的工厂。当规模做到这种程度的时候,我们共有1千多工人,每年生产产品达到600万套闭门器的时候,我们的产值才3亿多。

这个时候正好是2003年,就在03年我们进入安防,原来的名称是温州瓯宝五金有限公司,我们到了上海之后改名为瓯宝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因为这个名称的改变,我们走上了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之路,而且走得非常顺。

我们开始进入的是安防门锁领域,当时的电控锁是国外传进来的,后来中国整个产业研发了自己的智能锁,就是安防电机锁。接着我们做了电动闭门器,因为闭门器都是机械性的,是油压缩,是弹簧,后来逐渐往智能化发展,2010年,我们开始做指纹锁,2011年我们开始做智能家居。

纪全胜:很显然企业都想多盈利。之前做了那么多产品,但是产值不高,所以你们在改变,那请问后来的效益怎么样?

徐斌:当时我们做智能这一块,大概是做了一年多的产值达到一亿。但是智能家居这一块,我们所有的利润还不够每一年的投入,每年研发的费用达到近1千万。那我们的产出是多少呢?我曾经去过欧洲、日本、韩国等地考察市场,看看到底有多少人使用指纹锁,但是这些市场情况比较复杂。

在全国,我们现在有26家办事处,有200多家代理商,1千多家经销商,在这种前提下,我们智能家居的销量很不理想,这就是我们智能家居产品的现状。

纪全胜:您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徐斌:我曾经做过20多年的销售,对这些问题都思考过。为什么会遇到这个问题呢?我们传统产品主要做的是甲方工程,可以看看我们的一些工程案例,我们有北京的人民大会堂、有上海东方明珠、北京的新保利大厦一些高端地产,甚至包括公安部的消防大楼、深圳地王大厦都是用的我们的产品。我们推智能家居的时候,甲方根本就不接受这个产品,他们说这个东西我们根本不可能每家每户装,这也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就是靠单品做,怎么做得好?我们花了这么多钱进去,如果是单一做智能家居的企业,早就倒闭了,我们坚持到现在主要是因为资本实力雄厚。

纪全胜:您这样的企业我见过很多,尤其是在进入这个行业的之初的时候。接下来有请刘总。

刘继武:非常感谢纪总,也非常感谢慧聪提供这个机会。我是来自于邦奇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我们公司现在已经有22年的历史了。我们是做智能照明控制出身的,智能照明控制在整个照明行业里面,当时是非常先进的行业。到现在也逐渐变成了照明里面的传统部分。

就着纪总抛出的两个问题简单讲一下,我们当时进入智能家居行业,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本身行业的技术发展,以前我们做照明控制项目,接传统光源,比如以前的卤素灯、高压气体放电灯等等,一个项目可以做到几百万,一个简简单单的项目就是五六百万。一个大型的项目可能几千万。

现在由于照明的技术发展,LED功率的减小,现在做一个项目金额也大大减少,技术带来的变化是第一点。

第二点,随着行业、市场的变化,带来了更多跨业的竞争。就像刚才这位做五金的徐总也跨入到了智能行业。中国移动最强劲的对手是谁?不是电信,不是联通,而是腾讯,微信是他最大的竞争对手。所以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奶酪会被谁抢。

因此,我们要主动看机会,当然智能照明控制还是我们目前最主要的业务,在这个领域中,我们可以说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
我们第二板块业务是智能酒店客房控制,是我们在2013年左右推出了的,目前已经做了大概将近一百多家五星级的酒店,房间数有2万多个,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每年都以10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目前我们80%的业务通过代理商,另外20%为直接参与,主要是看关键项目。比如说刚刚中标的一个项目,上海最有名,号称全球七大奇迹一个奢侈酒店的客房控制系统。

第三版块业务是智能家居。我们目前的业务板块中,智能家居占比不是太重,但是我们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因为我们的思路跟其他的企业不太一样,我们不是以单品为出发点,而是坚持以系统集成为出发点,面向B to B 的业务。另外就像纪总提到的,智能家居很多消费者最关键的需求主要是照明控制,而照明控制又是我们的强项,所以我们针对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即可以提供照明控制为主的部分解决方案,也可以提供系统化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电动窗帘、空调、新风等控制方案,很容易就切进去。未来我们会在智能照明控制领域做精做透,在智慧酒店和智能家居的整体方案上做到以人为本,提供更人性化、更智能的控制产品。以上就是我们目前碰到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纪全胜:接下来,请俞大哥分享一下。

俞云祥:我是浙江鼎立实业有限公司,我们是真正做传统产业的,在行业内摸爬打滚二十多年,那我们为什么也在进入智能行业呢?

原来我们的主导产品是摩托车套锁与点火开关。当时,摩托车行业已经相对比较规范,我们配套的是日本品牌,他们在全世界已经做得很大。

08年的时候,有一个日本专家到我工厂参观后跟我说了两句话,记忆犹新,也是鞭策之源。一是他说贵公司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制造业,二是说贵公司的钱真多。我们当时的管理很不规范,地上堆的到处是半成品,在制品;他们认为这些都是被损失的钱。这样的讥讽,强烈地刺击了我,也立即清醒了,狠下心来抓管理,不到一年出成果。引来了全国各地的同行来我工厂参观学习。等这位专家再次来考察后,就竖起大拇指赞口不绝说:我们的锁交给你们做放心了!后来我们的摩托车套锁就成了“五羊-本田”的免检产品。

我为什么要进入这个行业呢?早于8年前,摩托车行业在中国已经发展很规范了,虽然日本人生产的套锁根本没办法跟我们竞争,在中国工厂已经全部撤离了,但是量还不可能一下子大起来。那个时候我还年轻嘛,觉得还有冲劲,一定还要再打造一个自主的品牌。因为当时一万多平方的厂房也建好了,空在那里。在这种状态下,我在考察市场后引进了一个高端的铸铝门项目,当时门业在中国还是停留在中下水平,跟国际水平相比差多了。当时,我看了德国的一个品牌在北京卖50万一樘门,我看了很生气,这个门居然那么贵,他们能制造出来,我们为什么不能?我就是暗暗较劲,全力以赴投入研发做高品质的铸铝门,力争产品比他们做得更好,价格比他们卖得更低。让我感到自豪的是,到2012年,百度老总李彦宏的北京别墅家里选中了我的门。

后来,我发现行业里很多设计师选的锁都是国外的,而不是国内的。我考察过很多锁及国内很多的锁厂,关键在于很少有高品质高档次的锁。在此我发现这是一个新的机会。因为我发现现在的指纹锁的共性缺陷,湿手指、干手指不易识别等因素,我觉得,光是这边拿过来,那边拿过来凑起来成为一个产品,我认为是不成功的,这样的产品支撑不了几年。我觉得只有专心、专注坚持下去,不仅把外观做漂亮,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把内在的品质做完美。才能算成功。到现在为止,我的指静脉锁从2015年研发成功生产到现在已经快3年了,经不断改进完善,已成熟稳定,可以批量上市了,刚好现在负责几个大工程项目的工程商也清楚了,决定选择我们的指静脉锁。

纪全胜:感谢革命老同志。下面三位同志各有千秋,分别是从事于家电、暖通、建材三个领域的。有请崔总给我们讲讲。

崔英磊:华耐已经成立24年了,是建材流通领域的龙头型企业,我们的产品主要集中在瓷砖、卫浴等产品。我们在中国地产行业的发展中搭了一个便车,每年的增长率一直很高。但是随着这两年政策和行业的发展,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问题。

第一,现在整装、精装越来越多。第二,很多一线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度越来越高。从这些点来看,我们想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也想满足产品更新组合的推广方式。所以我们想更接地气地解决中高端客户的产品端、用户端的需求,推出高端的、综合性解决方案。也希望借今天这个机会,能和更多的智能资源进行有效结合。

我们现在看到了几大机会点:第一是中国整体政策的变革,导致产业升级;第二点是用户需求的变革,导致原有的传统产品已经难以适用于一线用户的需求;第三点是伴随整个产业整合的变革,不再是单一卖一款砖、一款卫浴、一款其他单一产品,而更多的是需要组合化、综合化的产品。

我们经常会打比方,说传统的家居行业像一个广袤的牧场,卖得好与坏,看天。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市场上的羊群牛群,今年喜欢吃这一块的草,明年喜欢吃另一块地方的草。我们把智能家居看成是一个树种,看成未来,他这一块树种,在未来能帮助我们从游牧变成定牧,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将传统的家居向智能化家居进行有效变革,同时也为智能化的发展打开一个出海口。智能行业能有效接触到一线客户,有效改变市场上用户对智能家居的态度。

所以在这方面,也希望能借此机会跟更多智能领域的产品商、运营商、研发团队进行有效结合。

纪全胜:我和崔总曾经聊过,也许智能家居是一个新的机会。作为这样一家不是智能的生产企业,也许可以在新零售的角度为大家做一些合作,我想在座的产品企业,包括即将进入这个圈子的销售企业、服务企业,都可以探索共赢。接下来请海信的王总讲一讲。

王勇进:整体来说,大家可能感觉海信是一个家电企业,但是海信旗下其实有20多个产业,主要的是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

在2009年、2010年,海信开始在市场推智能电视,是中国最早开始做智能电视的,也是最早提出智能电视的概念。现在我们的智能电视在国内有14年时间了,一直是国内市场的第一;我们的中央空调是国内第二;还有冰箱,我们的销量也很不错。基本上每一个纬度,我们在国内都算是排在前列的企业。

家电本身是具有一定技术性的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必定会推动它走向智能化。

海信很早就开始研究这个事情,2003年有一个闪联,海信是闪联最早的创始单位之一。2003年各大家电企业,包括联想一起做了一个闪联的组织,当时就是想从标准、协议的层面开始做智能家居。我记得在2007年,海信还和国内一家友商合作,做了一整套的智能家居系统,这是非常自然的过渡,从家电过渡到整套的智能家居。因为我们认为在智能家居里面,智能家电是很重要的一环,而且只要不坏,基本上就不会换。

纪全胜:当时有没有想过用现有的家电渠道来做智能家居?

王勇进:当然有。其实有组织地推进智能家居是这一两年的事情,过去基本上是围绕着智能家电,先把家电做起来,再尝试做一些系统方面的工作。也就是这两年,因为整个物联网、智能家居的发展,海信开始从整个集团层面比较系统的推进智能家居的事情。

我们推的过程中肯定也会用现有的渠道。因为我主要负责研发工作,到目前为止对原有渠道的运用还是处在摸索的阶段。

从最早的电视到家电,到这两年集中做智能家居,海信过去摸索了十几年时间。整体来说,跟业内的各位传统智能家居厂商相比,我们除了家电优势以外,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懂得也不是那么多。因此今天也是来向各位传统智能家居的厂商学习的。

纪全胜:请张总也谈一谈您的看法。

张干: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深圳市大为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的张干。接下来我就从暖通的方面来回答一下院长的问题。

在做转型之前,我从事暖通行业有十年时间了。大概是四五年前,当时我们的利润还可以做到14%、15%,那时还觉得是比较不错的。但是到了去年、今年,基本上已经降到了五六个点的利润空间,非常低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反思,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问题的出现。可能大家更多会觉得是竞争大导致利润比较低。我们反思了一下,觉得更多的是随着这个行业的发展,它的准入门槛越来越低,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所以导致了这个竞争非常的激烈。

还有一点是目前综合的运营成本比以前高了很多,无论是从铺租,还是人工成本来看,都已经高了很多,竞争比较激烈,同时导致了恶性的循环,人员流动也非常大。

那我们为什么选择智能化的行业呢?其实并不是说我们选择了智能化行业,而是暖通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是不断在往智能化的方向靠拢,包括王总讲到的智能化空调。前几年市场上有智慧眼的空调,加了人体红外的感应,感触到长时间范围内没有人,温度就会自动升高,达到节能的效果。所以不是我们选择了智能化,更多的是顺势而为。

纪全胜:补充一句。因为暖通产业也存在很久了,我们最近的调研发现这一帮行业的企业家很努力,他们在共推一个词汇——“舒适家居”。

我跟他们交流的时候发现,任何的舒适家居都是离不开智能化的。但是我们不要把智能化理解为单一的产品,包括背景音乐,更多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但是如何把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传递给更多的人,并且让更多人快速接受,这就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非常难落地的一个问题。那我想问一下张总,企业目前最大的短板和困难是什么?

张干:我们最大的难题是人才,我们培养一个普通的业务人员,大概一个月时间就足够了,但在转型智能化后,三个月可能都已经达不到既定效果,培训的时间会更加漫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

因为在智能化方面,牵扯到的行业非常广,不是单一掌握了哪一个行业,或者是哪一个系统就可以了。这个行业对整个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

纪全胜:任何的舒适家居都是离不开智能化的。但是我们不要把智能化理解为单一的产品,包括背景音乐,更多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但是如何把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传递给更多的人,并且让更多人快速接受,这就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非常难落地的一个问题。那么,当武器拿起来之后,最大的短板和困难是什么?有请徐总给我们聊聊。

徐斌:我们是做锁的,刚开始做指纹锁的时候也很难。一个产品要做好,要做到今天市场上这种高端的指纹锁并不容易,我们头几年曾经也花了很多心血。我们的投入很大,第一年做指纹锁的时候,从日本进口了松下的贴片机,花费200多万,还派专人到日本去培训了三个月。因此对当时的整个行业来说,我们做硬件真的是属于全国第一,有自己的模具团队,压铸、锁体加工、外壳压铸、精加工全部自己完成。因为这样才能把控品质。

我们有国家级CNAS认可实验室,有国际认可的实验室,而且是国际卫星计划认可的实验室,还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省级研发中心,还有浙江省技术研发中心,这都是政府授牌的。

我们做了30年,能走到今天不容易。但是我们现在知道自己的短板是什么,就是智能家居。智能家居这一块确实是缺乏人才,还有因为我们是传统的,做锁来说相对比较简单。我们所有的指纹锁都有接口留着,就是为将来的智能家居入口做对接,只要软件一对接,就可以完成。所有的端口都是免费的,这一点上我们有实力。

但是说到真正的智能家居,希望在座的各位专家和我们合作,我们缺少的就是这一块。我们有销售团队,但是我们缺乏的是消费者认可的好的智能家居产品,缺乏给智慧生活带来更前端的产品。过去的智能家居只是单一的,我今天想个问题,就是一个合成的——在手机里面做一个APP,把所有的开关合成在一起,包括安防的、消防的、绿色的、生活的、环境的,都在里面。

你打开APP,点击窗帘才能把窗帘拉起来,如果我拿遥控不是更快吗?如果我要控制关灯,必须打开APP,控制APP,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但是我们做的时候,觉得这个东西很火,2013年之前不一样。

2014年参加一个峰会,我当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圈内很热。整个业内,做智能家居的,包括任何家电企业对智能家居都非常的热,但是业外很冷。这是当时的现状。我说的业内包括接触销售生产这个渠道的企业,包括装修企业,这些都属于业内。

纪全胜:我知道徐总的意思是要从营销落地的角度,还有产业链的角度来发展智能家居。

徐斌:当时我就说了这句话,因为当时已经做了三年多的智能家居,感觉有点不对了。当时我说深圳的很多研发公司都在做智能家居,当我们把这个产品研发成功,市场还没有推开的时候,我们的整个功能就淘汰了,这就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2011年我们投入智能家居的时候,头三年基本就没有市场。2013年之后慢慢有点起来。

纪全胜:您现在的锁是怎么卖的?

徐斌:主要是三个渠道,一个是零售,一个是甲方项目,另外是装修,装修相对少一些。

纪全胜:您的零售商有什么特点?以前是做什么的?

徐斌:基本上是传统的代理商。

纪全胜:我个人认为这个年代是个特别美好的年代,首先打破了一些思维和行为的定势。比如说我认为自己是个很年轻的人,我在50岁之前参加过盛大盒子,我可以讲我的上半场。

但是到了下半场,我会很明显的发现我的同志们很努力,刚才徐总也谈到过圈外内,产业链,装修公司,设计师。我想再补充一下,这个裂缝已经开始了,比如说现在已经有业主问一个设计师,照明怎么处理?有些设计师就没办法讲了。
当然智能家居来得比我们想象的慢。这正好证明了另一点,尤其是产品公司在面向已有的产品和更好的产品的时候,你的压力是更大的。你要解决现在的生存问题,还要面对明天的挑战。这个时候如何帮助经销商,跟经销商在一起赚到钱,让业主的口碑更加好,让卖的人敢卖,让生产的人敢生产,这可能是更尖锐的问题。

纪全胜:其他朋友也讲讲,还需要帮助?崔总您不需要吗?

崔英磊:首先我们不缺出海的船,我们缺出海的风,也缺出海的货。

本身我们做渠道,等更多的先驱先烈倒下之后,我们再往前冲。这一点是比较务实的,企业的发展需要探索,需要有更多的试验田和实验的方式,我们也在实验,我们本身自己也有企业内部的先驱,也有企业内部的英雄,之前也做过整装,或者是智装,我们也做过小的尝试。跌倒过,也站起来过。但是实际的情况,我们现在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做好我们的渠道和通路。

我们等的是什么?真正能解决客户需求的,整合好体系的好产品。这是我们实打实的务实的需求,也是从市场上摸爬滚打之后看到的市场的实际需求。客户有很多,有高端、中端、低端的,各种类型的客户。有些不缺钱,只缺好产品。这些好产品在哪里?很多企业不能自己生产产品,同时还要把原有的渠道体系进行改革,我们就需要一些好的风口,好的载体,以更好的直接传达给消费者。

纪全胜:接下来有请刘总。

刘继武:智能家居,我们也观察了很多年,到目前为止,还是外热内冷。真正面向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还没有被真正激发出来。目前只是针对某一个层级的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这个百分比现在并没有那么大,没有整个行业想象的那么大。目前整个行业也比较乱,因为大家都瞄准智能家居,以各种的方式来切入。特别是有很多智能单品,单品切入的好处是让消费者部分体验到了智能化有意思的部分。不好的部分是很多消费者拿回家玩了几天就扔在一边了,其实并没有真正满足他的需求。

我们一直认为智能家居是一个系统化工程,真的不是一个单品,单品只一个好玩的玩具而已,不是真正解决智能化的东西。

我们现在是以to B的为主,主要面向开发商精装交付楼盘的前装市场,和一些别墅类的整体项目。虽然智能家居我们进入的时间不太长,但是邦奇智能已经参与了星河湾、中粮地产等项目,在上海,明年也有已中标的楼盘可以交付使用。

我们的需要是什么呢?我觉得是需要通路的代理商也好、集成商也好,他们能够真正的了解智能家居产品和行业的特点。为什么我说系统化,这个特点就跟卖单品不一样,这不像卖一瓶洗发水,讲清楚就结束了,消费者就能接受了。

智能化是特别强调服务的一个行业,包括售前、售中、和售后的服务。售前最重要的一点是做配置,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合理的配置才能满足功能需求。哪怕是方向对了,但是选错了产品型号,在最后的效果上也可能出现问题。

售中,因为是系统化,一定要做到调试,这是避免不了的。这里面不单纯是硬件的问题,还有软件的问题,软件里面还要分各层次的软件,包括人机界面的易用性,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系统化的过程。有些客户可能会想得比较简单,觉得不就是个智能控制的东西吗?不就是在屏幕上点点吗?没有想到后面有很多配套的东西都要做。

售后,这是大家更应该关注的部分。一个系统在完成的时候好用了,特别是有好多厂家在实验室里面搭好以后,觉得好用了,就跑到项目上去推。结果没有想到项目的各种条件是非常复杂的。有很多企业是吃过很多苍蝇,才能把这个系统最完善。售后如果做不好,或者是系统不够稳定,可想而知,一个楼盘就要至少800、1000户,每一户都要跑一次,人力物力成本得有多少?因此,产品和系统在上市之前一定要完备,避免售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出现了售后需求,也要提供良好的服务,获得最好的满意度。

纪全胜:俞总呢,你怎么看?

俞云祥:智能家居这一块,可能大家明天在安博会上就会更清楚了,展会上已经有很多产品。但是我感觉目前市场是非常非常乱。徐总在这里说指纹锁,今年门博会280打广告一套,你们谁敢装?这次广交会永康的一个工厂,他说要做每套200元的指纹锁锁,我想在座的都不敢要了。

但是智能这一块肯定是要走到前面去,肯定要越走越好。因为人工智能,智能化,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我是制造行业的一份子,而且我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所以我必须把产品做好,我觉得我是带着使命来的。年轻刚刚办工厂时不懂,只是一心想着要赚钱,成熟后越来越清楚产品的品质重要,不能昧着良心赚钱,要给用户创造价值,所以我虽然没赚到多少钱,但现企业还在,发展趋势良好,应该说还是不错的。

前面纪院长说王力来了,王总是很好的一个人,也是很负责任的人。我已看到了王力的胡总。我们做实体经济的,一定要把好产品、负责任的产品给到买家们。现在慧聪网做得非常棒,前几个月慧聪网的小杨小陆两个小姑娘来我们工厂去,很认真的到一线去看,让我感动。一个好产品,只卖200、300元的指纹锁,我感觉是没什么人不敢要的。装上是有后顾之忧的。这也是我非常担心的,很多厂家不负责任,就是为了赚快钱,最终是会出问题的,当然损害的不仅是用户,而更倒霉的是企业自身。

我呼吁制造业负起责任,要把好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在座的买家一定要选好厂家,这一点非常重要。以后肯定还有很多满天飞的工厂,之前深圳只要租个房间就是工厂,我去看过的,我说这么不负责任?那个老板说,你说负责任,谁为我负责任?我就谈不下去了。做实体经济必须要有一个系统,一个流程,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做好一个产品,必须是长期行为才行。

我觉得产品在智能化安装之前,要给他服务好,装上他家里之后应该没有服务。我们应该为这个而努力。

纪全胜:接下来有请王总给我们讲讲。

王勇进:过去摸索有两件事情,一是做系统时需要宏观考虑整个市场的需求。如果仅考虑智能家居个性化很强,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这一个点。那投入很大,需要的东西极其多。你问一百个人,需要的东西可能是一百样。但是做一个公司又不可能这样投入,这个时候如何做产品的判断?如何判断市场需求?这是我们过去感触到比较明确的一个事情。

另外是业务模式的问题。我们也是在各种不同的渠道摸索,包括代理商,经销商,房地产商、装修商等。因此也是希望借助研究院,大家一起来探讨交流。如果把市场需求,整个行业产业链的整合,再加上业务模式搞清楚的话,智能家居大有可为。

纪全胜:感谢各位企业家的坦诚相见,因为今天的话题是触及到一些行业存在的问题的,包括自身渴望。像俞老师说的,把产品卖到用户手上就不需要服务了,希望有一天真的实现这个愿景。

 

分享(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1. […] 接下来我们来看华耐家居集团智能业务负责人崔英磊先生都说了些什么: […]

奇笛网 | 关注智能家居落地

此文需注册才能阅读X

笛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现在注册登录 或 使用社交帐户快速登入: 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腾讯微博登录

返回顶部 最酷视频
扫二维码
扫二维码

X

无须注册,直接使用社交帐号登录

忘记密码,找回

Loading 登录中...

没有帐号,注册

已有帐号,登录

Loading 注册中...

已有帐号,登录

发送中...